[眉批]先天先地,二物浑为一气,无多无少,不倚不偏,故曰中。按厥证一条,有阳厥,阴厥之别。
阴证十居六七,即下元无火是也。急宜回阳降逆收纳。
邪不传经而传腑,故见口渴,小便不利。医圣仲景,立言立法,揭出三阳三阴,是明真气育周运行之道。
岂有阳明邪火正盛,人参又是补火,兹胡不更助其火,而反泻其乎?治癫贵以养正,兼以行痰。
滑脱与虚寒之痢,二证情形虽异,病原则同,总缘中宫阳衰,运转力微,阴邪盘踞肠胃,阻滞元气运行之机,虽有里急后重之势,粪出尚多,非若秋澡时毒之痢,每次便时,不过几点而已,其人多见面白无神,四肢困倦。服辛温十余剂,或二十余剂,或腹痛泄泻。
邪伤阳明、少阳及三阴,即从阳明、少阳、三阴之方治之,邪立法,则正立复。经水先期而至或十七八九日,二十四王日者是也按经水先期而来,诸书皆称虚中有热,为太过,为气之盈,多以四物汤加芩、连、阿胶之类治之,以为血中有热,热清而血不妄动,经自如常。